找到相关内容118篇,用时6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百法别释

    思等所依为业。”谓此触有和合功能,能令所和合取,亦能令和合,由此能令受、想、思等生起。作意,谓能警觉应起心种为性,于所缘境引心为业。所法种子眠伏,由作意力警觉令生,生已令趋自所缘境...筹谋对一切事给予各种不同的反应处理,改造创造,即是一切言语行为,所谓身业、语业,都是由它作的。它的业又有善、不善等不同,因一切善法烦恼皆相应故。因此世间之升沈,乃至于发修行,离欲解脱,乃至成佛,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4647993.html
  • 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─中国佛教净土思潮的演变归趣

    拨境言心,未为达心者矣。[23]  这是说,禅宗以唯心净土说否定西方极乐净土的存在,是不符合经典原意的。是相即的关系,不能互相排斥,以执著而排斥,以唯心而否定西方净土,并不是真正了达心。袾宏...净土思想的阐扬流传,是佛教净土观念在中国发生转型的重大标志。所谓唯心净土,是指心为一切的根源,净土是的显现,是唯心所变,净土实存在于众生心中。也就是主张从心上了解佛净土,即观自以显自性之弥陀和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3048096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

    俱宗矣。”(《宗镜录》)“宗”,不可言说的最后消息,最高境界。意思是说,通过妙观日用而了知万法具于一心,显现不可思议的圆顿之理,这就是“触事而真”,也可谓都进入了不可言说的境界。僧肇所言“触事而...“三学”中的定慧其实质就是直觉。禅定离不开直觉方法,智慧离不开直觉思维,直觉在佛教整个修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直觉思维要求达到的境界是“心行处灭,言语道断”(《大智度论》第2卷)。“心行”,之所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5148145.html
  • 菜根谭

    渐通之,毋强开其所闭;善移风化者,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,毋轻矫其所难。  彩笔描空,笔不落色,而空亦不受染;利刀割水,刀不损锷,而水亦不留痕。得此意以持身涉世,感应俱适,两忘矣。  己之情欲不可纵...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,便扫除无限杀机;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,自培植许多生意。随缘便是遣缘,似舞蝶飞花共适;顺事自然无事,若满月偕盂水同圆。  淡泊之守,须从浓艳场中试来;镇定之操,还向纷纭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1049622.html
  • 早期佛教缘起思想要义

    ,刹那变化,前灭后生。相待因果可以说是同时互为因果,如高低、明暗、等。相续因果可以说是前因后果,因灭果生果又成新因,如此生住异灭,相似相续。故依相续因果而起必都是生灭的有为法;而依相待因果而...违背缘起论的根本精神。依据缘起正理,是无常的。从伦理学的角度讲,无常就是无记,自体无善无恶,无记心其它的条件结合起来,则可为善为恶,故善恶都是缘生法,依特定条件而有,依特定条件而无,故没有永恒...

    孟领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649738.html
  • 开启佛门(2)

    一些理论知识而不谈方法。定是“一境性”的意思,就是将心止于一而不散乱之状态,它是“心不在焉”的反面。对欲界众生来说,定有二类:生得之散定、修得之正定。前者我们生来就有,平常看书写字,相应时即...;皈依僧表示我们愿意敞开胸怀他人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生命。  以释迦牟尼佛为佛宝;以当时佛陀开示的教理,如四圣谛、八正道、十二缘起等为法宝;以当时跟随佛陀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之总体为僧宝,这样来解说的三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849877.html
  • 论华严宗的染净善恶观妄尽还源的修行路径

    迷情妄执而「随缘」赋予对象世界以「意义」。所谓「妄尽」亦即斩除意义的互生互起关系,代之以「一境性」   页59   的无生、无念、无欲的空寂淡泊,本来清净的心体便因去除蔽障而显现其圆明...起还灭的要旨,落实于修行解脱论上就形成了「妄尽还源」的证悟法门。而将调适于华严境界之上就有可能证得华严三昧。   华严宗是以「一真法界」之真心作为本体而倡「性起」说的。为圆融理事,即世间万相与...

    杨维中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5450274.html
  • 云门宗禅诗研究

    rdquo;时如何,云门对以“倒一说”。〔53〕“机”是能观之,“事”是所观之即主观客观。目前能见之机事容易分辨,但客观...灯光照彻万象,物来斯应,影去不留。只有对无心,方可摆脱六根的粘滞性,从而使性水澄明,得到自性的明珠。一旦起心动念,澄明心湖掀起滔天巨浪,就不能进行审美观照。如娴渊静水,即可产生水月相忘式的观照。在此...

    吴言生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3253512.html
  • 朝鲜民族佛教的形成及发展

    存心”、“内外全体”、“内外全用”、“即体即用”、“透出体用”的思虑观照,消除外、体用的分别执著,最终达到“不分内外,亦不辨东西南北,将四方八西,只作一个大解脱门,圆陀陀地,体用不分,无...下有悟。曾在下柯山普门寺读《大藏经》,得读唐李通玄《新华严经论》,对华严宗圆顿观门十分赞赏。后居公山居祖寺,立“定慧社”同道好友坐禅修心。他在《劝修定慧结社文》中说:“迷一心而起无边烦恼者众生也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71155552.html
  • 《大乘起信论》的核心义理架构及对大乘各宗派的影响

    达“第一义谛”的果位。这种观法消融了世间出世间、、我物、客观主观、一心三界的二元对待。这种义理基础无形中为后来的天台宗的「性具」学;华严宗的「性起」学;禅宗的「性觉」学,培养了充足的养分...生灭和合成阿黎耶识”之说,这是如来藏说的思想体系含摄了生灭世界的展开的唯识思想的课题,也含摄了“真妄和合说”。“一心开二门”指的是众生开出生灭门真如门,此中更有一心二门三大(体相用三大)之基本结构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95055916.html